煙塔繪畫施工前準備工作有哪些?我們來聊一聊!
在德國環境界,煙塔繪畫被認為是脫硫后純煙分散排放到大氣中的冷卻塔熱氣,其效果比傳統煙囪排放好,冷卻塔的熱氣可以提升升力使脫硫后的純煙順利滲透到逆溫層。
煙塔繪畫一體化的熱概念是300MW機組鍋爐煙氣量約100萬m3/h,煙氣排放120度時熱量為燃燒總熱量的5%,含水量為8%。 脫硫后純煙濕度(飽和點45度至6煙塔彩繪0度)大幅增加,相對含熱量大幅降低,僅靠煙氣加熱方法難以提高上升高度,不利于污染物濃度擴散。相反,采用煙塔繪畫一體化方式,汽輪機循環冷卻水釋放的巨大熱量可以增加脫硫后純煙上升的高度。300MW凝汽機組循環冷卻水發熱為鍋爐熱量的40%~45%,按年均濕度計算冷卻塔熱氣量約為1800萬m3/h,脫硫純煙與冷卻塔熱氣量比為1:18,混合后總熱量上升到鍋爐熱量中的50%, 而且在這部分混合氣溫度多年高于環境溫度風速小的條件下,脫硫后的純煙上升高度在冷卻塔熱氣的作用下大幅提高,遠遠高于比冷卻塔高幾十米的煙囪上升高度,能夠使煙氣中殘留的污染物充分擴散。
德國SHL公司提供了關于Vlklingen電廠煙塔一體化的資料:脫硫純煙流量為75.6萬m3/h,對于煙塔彩用煙煤,脫硫純煙溫度為50度,SO2小于400 mg/Nm3,冷卻塔高度為100米,冷卻循環水量為1.656萬噸熱風流量為1740萬m3/3/的卷煙塔投產后,于1984年11-12月對冬季塔進行技術監測和大氣擴散測量,1985年夏季5-6月進行類似工作。根據兩架飛機得到的結果,冷卻塔排出的煙比煙囪排出的煙密集,上升時間也比煙囪的彩繪長。因此,冷卻塔排放的煙氣擴散上升高度更高,污染低于煙囪排放的煙氣。冷卻塔可以滲透到無擾動的大氣逆溫層,到達更高的位置。當氣象條件出現非擾動性因素時,可以顯示煙塔繪畫的優勢。
秉承“自強不息、厚德載物”的企業精神,視質量為生命,靠科技求發展,肩負著“用優品回報社會”的使命。